完成農田整治300.8萬畝,完成投資61億元,新增耕地17.44萬畝。作為全國10個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之一和國家在云南投資最大的土地整治項目,從2011年1月開工至今,“興地睦邊”項目為我省邊境地區農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
我省有邊境縣(市)25個,國土面積達9.2萬平方公里,邊境線長4060公里,人口645萬人,其中17個縣為國家或省級扶貧攻堅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決定在邊境地區25個縣(市)實施“興地睦邊”工程,大規模進行土地平整(坡改梯、小改大、旱改水)、配套農田水利、修建田間道路和增加農田防護工程等。2011年1月18日,云南省“興地睦邊”農田整治重大工程在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舉行啟動儀式,云南千里邊疆全面掀起了農田整治建設的熱潮。
“興地睦邊”農田整治重大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在云南投資最大的土地整治項目,項目建設總規模323萬畝,預計新增耕地23萬畝,項目估算總投資86.2億元,其中土地整治資金62.83億元,項目建設期5年。省政府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在省國土資源廳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重大工程項目指揮部,并在項目涉及的8個州市和25個邊境縣(市)成立相應機構。在工程實施管理中,我省結合實際先后出臺了《云南省興地睦邊農田整治重大工程管理辦法》《云南省興地睦邊農田整治重大工程招標管理辦法》等制度辦法;打破以往由項目承擔單位自行委托招標代理單位招標的做法,所有項目均由省國土資源廳項目指揮部委托招標代理單位進行招標,納入云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交易;嚴格對施工單位進行監管,確保工程高效、廉潔;嚴格資金管理,確保項目資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積極調動和發揮項目區群眾的積極性,鼓勵群眾直接參與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加強項目的督促檢查,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督查,確保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興地睦邊”工程的實施,有效地促進了25個邊境縣(市)經濟社會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維護了邊疆社會穩定,對加強民族團結、樹立國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工程實施近3年來,實現新增耕地17.44萬畝,糧食產量畝均提高200多公斤;通過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區農田與周邊村莊的生態環境;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民人均年純收入提高500至800元;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為邊疆各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項目的實施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邊疆地區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境安寧的良好局面,得到邊疆各族群眾的衷心擁護,同時也得到了周邊國家邊民的高度評價。
下一步,我省將進一步貫徹中央關于加強生態工程、文明工程建設的精神,在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精心組織,嚴格監管,努力把“興地睦邊”工程真正建設成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生態工程”“文明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