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嗎
審核規范第4.3.4條款要求,用人單位應制定并保持旨在實現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管理方案并予以文件化。關于管理方案,目前在我國OHSMS認證行業爭論頗多,主要的問題集中于:
——企業在什么時候應該建管理方案,什么時候可以不建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的數量?
——管理方案和企業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關系是什么,是不是對每一個目標都需要有與其相對應的管理方案?
——對于企業的不可接受風險是否都需要建立管理方案?
對于以上問題,筆者認為,第一,用人單位只要能夠控制其風險,完全可以自己決定什么時候建管理方案或不建。 如果建立管理方案,應明確時間表,需要配備適當的資源,如人力、財力、設備和后勤保障等。 第二,管理方案的數量以能達到其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為適宜。 第三,建立管理方案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和目標,但并不是每一個職業安全健康目標都需要通過建立管理方案來實施。 如某星級飯店在2003年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是:火災事故為零,通風系統日換氣能力為80%,食物中毒次數為零。 針對這三個目標,該飯店僅對第2項通風系統建立了管理方案,并投入資金進行通風系統的改造, 而對第一、三項目標沒有建立管理方案,其理由是:飯店的防火系統不久前進行過改造,能滿足消防部門的要求,并能夠達到火災事故為零的目標。 至于食物中毒問題,該飯店一向注重飲食衛生,在前幾年中,從來沒有發生過中毒事件,完全能夠達到食物中毒次數為零的目標。 筆者認為,該飯店的做法是符合體系的要求的。 第四,對于不可接受的風險,應查閱用人單位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程序,看用人單位程序中關于對不可接受風險的控制辦法的規定,按規定要求做即可,不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
歡迎來電咨詢 深圳市凱冠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聯系人:邢小姐 聯系方式:0755-28377534-803/13302430016(微信同號) QQ:2313063247 郵箱:szkaiguan06@163.com 官網 http://www.szkaiguan.com/ 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草堆街30號三鼎電商文創園A棟502 |
危險源辨識的更新
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用人單位應按預定的或管理者確定的時間和周期對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過程進行評審。 特別是當出現新用工制度、新工藝、新操作程序、新組織機構等以及法律法規的修訂、機構的兼并和重組、職責的調整的情況時, 更應對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進行重新評審。
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許多獲證企業在通過初次審核獲得認證證書后,往往忽視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危險源進行重新評審,導致下次年度監督評審時, 企業提供的危險源清單仍和初審時一樣。 這種結果,是否可符合標準的要求,審核組需要進一步收集證據并提醒企業不斷更新危險源清單。
運行控制是否需要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運行控制到底要建立多少個程序?同樣是困擾企業的一個問題。 應該說,標準本身對于企業應該建立多少個程序并沒有定量的要求,但企業應考慮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立程序:
一是缺乏程序可能偏離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的運行情況,二是采購和租賃,三是承包,四是有關的作業場所、過程、機械裝置、運行程序和設計活動。
筆者根據多年的審核經驗,建議用人單位可以針對自身的特點,從以下程序中選擇建立一些類似的程序。 一是對相關方的管理程序,二是生產安全管理程序,三是氣體充裝與氣瓶儲存管理程序,四是壓力容器管理程序, 五是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六是廠內機動車輛及其裝卸安全管理程序,七是動火作業管理程序, 八是勞動防護用品管理程序,九是設備控制程序, 十是建設項目安全控制程序。建立一些文件化的程序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實現其職業健康安全的管理目標。
ISO14064:2006《溫室氣體-第一部分:在組織層面溫室氣 體排放和移除的量化和報告指南性規范》實施步驟
一、內容簡介
ISO14064-1:2006由8個部分及3項附錄組成,其8個功能模塊分別是:
范圍
術語和定義 總共37個術語定義,分別是:
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源、溫室氣體 匯、溫室氣體儲存庫、溫室氣體排放、溫室氣體移除、溫室氣體排放及移除因子、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其它 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溫室氣體活動數據、溫室氣體聲明、溫室氣體信息系統、溫室氣體清冊、溫室氣體項目、溫室氣體方案、溫室氣 體報告、全球暖化潛勢、二氧化碳當量、基準年、設施、組織、責任方、意向使用者、客戶、管控措施、保證級別、實質性、實質差 異、監測、審定、審定準則/核證準則、審定聲明/核證聲明、審定員、核證、核證員、不確定性.
原則
包含5項基本原則,即相關性(Relevance)、完整性(Completeness)、一致性(Consistency)、透明度 (Transparency)及度(Accuracy)
溫室氣體清冊的設計和開發
4.1組織邊 界
4.2運營邊界
4.3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的量化
溫室氣體清冊組成
5.1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
5.2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增加溫 室氣體移除量的組織活動
5.3基準年的溫室氣體清冊
5.4不確定性評估和降低
溫室氣體清冊質量管理
6.1溫室氣體信息管理
6.2文件保留與記錄保存
溫室氣體報告
7.1總則
7.2溫室氣體報告計劃
7.3溫室氣體報告內容、
組織在核證活動中的作用
8.1總則
8.2核證準備
8.3核證管理
附錄A設施層級數據匯總至組織層級附錄B其它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范例附錄C溫室氣體全球暖化潛勢
二、重點部分簡介
邊界范圍
此部份包 括組織邊界(organizational boundary)以及營運邊界(operational boundary)。組織邊界的定義主要是從企業集團的角度著眼,須涵 蓋旗下子公司、轉投資公司、合資企業等各項握有權益(interest)的獨立法人或非法人機構。而營運邊界主要就公司的營運活動,以 及將之區分為直接排放與外購電力、蒸汽、熱之使用的間接排放,以及其它間接排放(如委外作業或商務旅行等)三個類別。
1. 識別排放源
見下圖示意
2.溫室氣體量化計算
3.1溫室氣體活動強度數據收集及匯整
搜集與與統計企業 內各項活動數據如各種燃料或原料使用單據、電費單、商務旅行或貨品運輸車輛行駛里程數、廢水操作測量數據等。而相關數據來源 應予記錄以確保數據的正確性與可驗證性,進而建立數據文件的維護程序,以供未來核證需求。溫室氣體活動強度數據數據收集過程 中,應盡量查詢是否有可重復核對之數據以作為對比。有時某些溫室氣體的年度活動強度數據可能同時存在于不同的部門,在統計過 程中應評估其差異性,并選取較正確的數據作為代表。若不同活動/設施有相同的排放源而又無法分開紀錄時,則可采用合并紀錄的方 式作為替代方案。
3.2溫室氣體排放系數收集及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