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AT驗廠程序文件——緊急事故處理程序
1.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明確突發性緊急事件,本公司員工如何及時把突發緊急事故準確的匯報給相關主管部門及相關的主管安全人員,確保突發緊急事故事件得到及時處理,把緊急事故對生命、財產構成的危險減到少。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所有突發性緊急事故。
3.工作職責
安全經理負責突發事故的處理。
4.工作程序
4.1緊急事故匯報事件包括:貨物、集裝箱、拖車失竊事件;非準許運輸車輛、人員撞入事件;有預謀破壞公司財產、侵犯員工人身安全事件;火警事故;員工打斗事件;員工工傷、突發生病事件等。
4.2.凡在廠內生產的員工,當有事故發生時,應立即向部門主管匯報。
4.3.凡在生活區域的員工,當有緊急事故發生,應立即向值班安全保安員匯報。
4.4.當部門主管或值班保安接到員工緊急事故的事件匯報后,應立即把緊急事故情況匯報給安全經理。
4.5.當安全保安員在值班時發生緊急事故,當班保安員應立即把緊急事件的情況及時匯報給安全經理。
4.6.當安全經理接到緊急事故的事件匯報后,如事態嚴重,應立即向當地法律執行部門匯報,并在事故發生后的24小時內把事件經過匯報給客戶安全主管人員。
4.7 匯報聯系人名單
安全經理:
部門主任:
緊急聯系電話號碼:
C-TPAT驗廠之中美C-TPAT合作歷程
C-TPAT,全稱“海關-商界反恐伙伴計劃”(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是美國在“9·11”之后采取的一系列反恐措施之一,旨在通過加 強美國海關與商界的安全合作,防止恐怖分子利用貨運渠道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運入美國,以保美國內和輸美貨物供應鏈的安全。它以通關便利等一系列優惠待 遇為條件,要求成員按照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以下簡稱CBP)制定的“低安全標準”,建立公司內部安全控制制度, 自主規避安全風險。然后,CBP根據達標情況對企業實行分類管理,級別越高表明企業安全措施越嚴密,CBP提供的優惠待遇也就越高。
2007年6月,美CBP局長巴沙姆率團訪華。期間,美方提出愿意在C-TPAT獲得中國政府的正式批準之前作為臨時措施與中國海關聯合進行C-TPAT認 (validation),以中國海關為主,美方提供技術和培訓的建議。在征求、商務部、部和安全部意見后,我署于2007年9月就與美CBP開展C-TPAT認試 點合作事報國務院并獲批準。
2007年12月13日-14日,我署與美方在北京就試點問題進行了首輪技術磋商。2008年3月3日,雙方簽署《中美聯合驗試點合作聲明》。3月17日, 第一次C- TPAT中美聯合驗試點培訓在深圳海關舉行。第二次中美聯合驗試點于2008年10月底在深圳-東莞地區開展,第二次聯合認試點有16家企業參與,其中14家通過 了此次聯合驗,2家企業未能通過
C-TPAT-員工鑒別管理制度
員工代表員工身份,人事部日常的新員工招聘工作中,經常遇到持或借他人來應聘,企圖蒙混過關。在(借)的人員當中,不乏有不夠法定做工年齡、隱姓埋名之不法分子存在,為使公司正常的人事工作不受影響,同時為對員工本人、工廠及客戶三方面負責,公司特成立監控小組,并制定員工鑒別管理制度。
1.人事招聘作業規范
★ 招聘由人事主管或文員對應聘人員進行面試,核實及其它有效件,符合《勞動法》務工年齡等條件的發給《員工檔案登記表》。
★ 要求應聘者在《員工檔案登記表》中據實填寫個人履歷、學歷、政治背景及詳細地址。
★ 對將從事重要崗位(如運輸、倉管、搬運等)的人員人事部要通過當地部門協助核實其身份、背景,經核實合格后方可上崗。
★ 培訓由人事部組織安排對新招人員進行培訓,讓員工了解公司的品質系統及政策,廠規、廠紀等,派發《員工手冊》,做好記錄,存檔于人事部。
1.件真鑒別
★ 視覺鑒別:
☆ 網格直接印在身上,而格在過膠片上。
☆ 真中機關印章“局”字,外形上下整齊,并且“尸”與“乛”右上方連接在一起(96年1月1日以前辦理的)。
☆ 真中機關印章字體偏長,筆劃采用類似隸書形式如“一”而中印章字體屬鉛體字“一”。
☆ 真防偽標志“長城圖案”與“中國”字樣鮮明,并會反光;而圖案與字樣暗淡,不明顯(96年1月1日以后辦理的件)。
☆ 真反面比較精細、清楚,則粗糙、簡單。
★ 使用測試鑒別儀:(略,見使用說明書)
2. 借入廠的辨別程序:
★ 考慮到借他人應聘者有三方面特點:
☆ 仔細審查會發現許多特點與件不相符;
☆ 對件內容未熟記;
☆ 臨時借用他人件,不能長久持有,為此我們平時在招聘驗時,要遵循此規定并實行三級查管理。
★ 人事文員在招聘時要特別留意查對:
☆ 首先辨別上的年齡是否與其本人相符合;
☆ 件相片是否與其本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