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料場密閉治理
1、所有物料(包括原輔料、半成品、成品)進庫存放,廠界內無露天堆放物料。料場安裝噴干霧抑塵設施。
2、密閉料場必須覆蓋所有堆場料區(堆放區、工作區和主通道區)。
3、車間、料庫四面密閉,通道口安裝卷簾門、推拉門等封閉性良好且便于開關的硬質門,在無車輛出入時將門關閉,保證空氣合理流動不產生湍流。
4、所有地面完成硬化或綠化,并保證除物料堆放區域外及產塵點周邊沒有明顯積塵。
5、每個下料口設置獨立集氣罩,配套的除塵設施不與其他工序混用。
6、廠房車間各生產工序須功能區化,造型、制芯、落砂、清理(去除澆冒口、鏟飛邊毛刺等,尤其指拋丸工序)、舊砂回用、廢砂再生等工序所在功能區安裝固定的噴干霧抑塵裝置。
7、涉及煤炭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運輸的鑄造企業應在廠門口(或料場出口)應安裝自動感應式車輛沖洗裝置,保證出場車輛車輪車身干凈、運行不起塵。
(二)物料輸送環節治理
1、散狀物料采用封閉式輸送方式,皮帶輸送機受料點、卸料點應設置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
2、皮帶輸送機或物料提升機需在密閉廊道內運行,并在所有落料位置設置集塵裝置及配備除塵系統。
3、運輸車輛裝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槽幫上沿 40 厘米,兩側邊緣應當低于槽幫上緣 10 厘米,車斗應采用苫布覆蓋,苫布邊緣至少要遮住槽幫上沿以下 15 厘米,禁止廠內露天轉運散狀物料。
4、除塵器卸灰不直接卸落到地面,卸灰區封閉。除塵灰采用氣力輸送、罐車等密閉方式運輸;采用非密閉方式運輸的,車輛應苫蓋,裝卸車時應采取加濕等措施抑塵。
(三)生產環節治理
1、熔煉工序:相關鐵水預處理設備上方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電爐及加料設置封閉式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精煉爐等精煉裝置應在產塵點設置集氣罩,并配備除塵設施;電弧爐煙氣應采用工藝孔直接集塵,爐體或爐頂罩式集塵,或廠房頂罩式集塵與其他集塵相結合的集氣方式,并配備除塵設施;爐后原輔材料料倉配料、上料應配置防護擋板。
2、澆注冷卻、造型、制芯、落砂、清理、舊砂回用、廢砂再生等工序:澆注冷卻應在澆注及冷卻區上方設置頂吸或側吸式集氣罩,并配備除 VOCs 凈化處理設施;造型、制芯設備出砂口上方應設置氣體收集系統和集中除塵、除 VOCs 凈化處理裝置;落砂、磁選、清理(去除澆冒口、鏟飛邊毛刺等)、舊砂回用、廢砂再生工序應設置固定工位,采取密閉并安裝除塵設施;對大、特大型鑄件需要就地開箱落砂時,應采取鑄型澆水濕法落砂和噴灑降塵等控制措施。
3、表面涂裝:VOCs 的產污點應設置于密閉工作間內,密閉工作間呈微負壓,收集的廢氣導入 VOCs 污染處理設備進行處理。
4、其他方面:廢鋼、回爐料等金屬物料切割破碎等原料加工工序應設置密閉罩,并配備除塵設施;禁止生產車間內散放原料,需采用全封閉式/地下料倉,并配備完備的廢氣收集和處理系統,生產環節必須在密閉良好的車間內運行。
(四)廠區、車輛治理
1、廠區道路硬化,平整無破損,無積塵,廠區無裸露空地,閑置裸露空地綠化。
2、對廠區道路定期灑水清掃。
3、企業出廠口處配備高壓清洗裝置對所有車輛車輪、底盤進行沖洗,嚴禁帶泥上路。洗車平臺四周應設置洗車廢水收集防治設施。
(五)建設完善監測系統
1、因企制宜安裝視頻、空氣微站、降塵缸、TSP(總懸浮顆粒物)等監控設施。
2、安裝在線監測、監控和空氣質量監測等綜合監控信息平臺,主要排放數據等應在企業顯眼位置隨時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