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由
南通奇音視聽設備有限公司
http://www.ntqyst.cn提供:
我國一般房間的墻面都是相互平行的剛性墻,高度都在3m以下,對16m2左右的房間而言,在低頻段容易產生共振,使某頻率聲音得到異常加強,造成低音轟鳴聲,嚴重影響重放聲的質量,這種聲染色是家庭聽音室最常見的問題。這種房間共振還會使某些頻率(主要是低頻)的聲音在空間分布上很不均勻。產生聲染色可能性最大的頻率為100~175Hz,以及250Hz附近。
對房間的聲學處理,重點在側墻和天花板。原則上室內聲波的處理擴散應多于吸收,目的是使共振強度降低,要防止過度使用吸音材料,以免房間的混響時間太短(< 0.3秒)而使聲音干澀不圓潤。對音箱后面的墻壁,最好不要有大片吸聲物質,通常不需作處理,磚墻或水泥墻面會使聲音飽滿,充滿活力。
側墻可均勻適當地設置一些吸聲和擴散物,如厚重的羊毛毯就是極好的全頻吸聲物體,薄的地毯及壁毯只對中、高頻有吸收作用。木制無門書柜則是一種很好的聲音擴散物,用來調整低頻有很好效果。此外,桌、椅、床墊、沙發等家具都能對聲音的傳播起調整作用,都可用作聲學處理。最理想的聲學處理是在側墻上貼以適當的擴散板,但費用昂貴,又影響美觀,一般家庭很難接受。凸圓弧是很好的聲音擴散兼有吸聲的裝置,可以適當利用。在作吸聲處理時,墻壁的下半部比上半部更重要,可使用穿孔板及薄板等共振吸聲結構處理。
薄的地毯、掛簾、壁毯等主要對中、高頻有吸收作用,對低頻的吸聲作用很小,太多使用會導致房間里的中、高頻聲音的混響時間偏短,使得聲音缺乏色彩,不夠明亮。木質墻裙等木板,可有效吸收低頻,但在安裝時要與墻壁間留有適當空隙,必要時在其間還要放置吸聲材料。但切記不能把大量的夾板釘在墻上,也不要大量在房間里敷貼吸聲毯和帷簾。否則,由于高頻被大量吸收,會造成聲音死板發干,細節減少,以及音量的減小。
為了使聲音很好擴散,不致來回聚在一起成為有害的駐波,就要改變該頻率聲音的行進路線,需要注意的是那些用以擴散聲音的板或裝置必須有足夠大的尺寸,至少要達到聲音波長的一半,否則不足以達成改變聲波行進之效果,如100Hz的中低頻要求超過3.4m或1.7m ,1000Hz的中頻要求超過34cm或17cm?梢,駐波的有害影響,最實際的方法還是移動音箱或聆聽位置。但格狀結構的書架具有聲波擴散作用,百頁窗也有一定的聲波擴散效果。
架空的木地板對低頻有吸收作用,在房間較小時,就可以防止低頻量感的過度。如果房間里聲音的低頻發出轟鳴聲,可在地板的近反射聲的反射點附近,鋪設厚重的羊毛地毯。
當聲音刺耳、低頻量感不夠,顯得單薄,而音量開大又吵人時,就應在兩側墻的近反射聲的反射點設置吸聲物覆蓋處理。如果發現聲音太干,應優先取掉地毯。房間角落放置玻璃纖維作成的吸聲塊或布坐墊,可作混響時間的最后調整。
房間的隔聲一般均不理想,聽音房間的理想隔聲對一般家庭而言是難以辦到的,門、窗、墻、地板和天花板都會將室外的聲音傳進來,并將室內的聲音傳出去,特別是對低頻傳得更遠。門窗是隔聲的薄弱環節,通常能作處理的也僅門和窗兩項,如可將窗作成雙層,即在已有的窗上再加一層,當然這時的窗要有好的密封性,這是花費最少而效果不錯的方法。對于門的隔聲處理,可以采取帶空腔的中空雙層門,面板使用膠合板制作,中間鋪敷吸聲棉。墻的隔聲量與它的厚度及表面處理有關,對已建好的磚墻的兩面均勻地抹上一層水泥,提高它的面密度是最有效而經濟的增大隔聲量的方法。泄漏聲音的縫隙和孔洞對房間的隔聲也有影響,特別對中頻部分的隔聲量影響較大,必須封死。
對于客廳,由于通道的關系而影響室內聲場的平衡,可在不對稱的墻面與角落加上吸聲材料,以盡可能讓兩側的反射聲均衡。
聽音房間對重播聲音質量的影響遠較一般人想象為大,實際上改變聆聽空間的特性,其收效常比更換器材為大。
了解更多詳細信息請關注:
銳豐音響:
http://www.ntqyst.cn/rfyx/
EAW音響:http://www.ntqyst.cn/eawyx/
沃夫德爾音響代理:
http://www.ntqyst.cn/wfde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