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冬季外墻涂料不宜施工?
為什么說外墻涂料不宜冬季施工?外墻涂料施工規范中對施工溫度做了要求,施工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現根據材料組成成分的特性和成膜機理對其原因進行分析。
一、關于涂料和膩子的幾個詞語解釋:
1、表干時間:在規定的干燥條件下,厚度的濕漆膜,表面從液態變變為固態但其下仍為液態所需的時間。
2、實際干燥時間:在規定的干燥條件下,從施涂好的厚度的液態漆膜至形成固態漆膜所需要的時間。
3、膩子主要成分:水泥、灰、石英粉、重、膠粉、HPMC(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裂纖維,其中膠粉主要為加其他共聚物等加保護膠體而成。
4、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是以合成樹脂乳液為基料,與顏料、體質顏料及助劑(成膜助劑、消泡劑)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質涂層的外墻涂料。
二、外墻涂料及膩子不能冬期作業的主要原因
1、可再分散乳膠粉的成膜溫度一般都在℃~1℃之間,但比較常見的是5℃,在此溫度上,乳膠粉呈現連續的膜,反之,在此溫度以下,乳膠粉的膜就連續,出現了斷裂的情況。因此,成膜溫度是一個表示了工程的可施工溫度的指標。一般來講,成膜溫度越低,施工性越好。膩子中的大量水分在受凍后產生膨脹,造成應力聚集并終導致膩子開裂。
2、目前乳液型外墻涂料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其在太低的溫度下不能形成優良的涂膜,通常在8℃以上施工才能質量,因而冬季不宜應用。
3、試驗溫度下要求膩子的表干時間為5小時以內,而涂料的表干時間為2小時以內。實際干燥時間膩子在18小時左右,涂料單層在24小時左右,干透約2周左右。 綜合上面幾點,即使冬期施工選擇在中午溫度稍高時作業,雖能表面干燥,但還是液態和半固態,涂料在中午過后受凍還會引起開裂和粉化現象,表面也會出現大面積變色。
據調查,外墻涂料冬期施工作業未采取保溫措施的工程,質量事故率在5。因此冬季外墻涂飾工程施工冬季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