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濟南華煤工礦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程佩旺(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jinanhuamei01@163.com
聯系地址:濟南高新區工業南路66號
郵編:2501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一、概述
YD-22型搗固機是用于鐵路線路工務維修除道岔外的線路進行枕下道碴搗固的一種專用機械,可以利用列車間隔時間進行作業,不須封鎖區間, 43~60kg/m的鋼軌線路的維修和新建線路的道碴搗固。YD-22型小型液壓搗固機為單升降缸、雙導柱式,兩臺搗固機為一組,置于同一走行架上作業,備有輕便下道裝置,隨時可上下道.該機具有結構緊湊合理、體積小、重量輕、搗固質量好、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作業時如遇液壓系統或發動機故障,設置有手壓泵,可以手動提鎬下道處理故障,不致影響線路運行。作業中如出現搗固鎬提升后夾軌鉗仍咬緊鋼軌時,該機備有安全銷等應急裝置,拔出安全銷,鉗口便松開。該機工作安全可靠,操作易于掌握,養護維修方便。
二、主要技術參數
1. 功率:
Y132S型電動機: 5.5KW
SF190型水冷式單缸柴油機: 6.98KW
GX390S1型本田汽油機: 9.5KW
2. 振動頻率:67Hz
3. 激振力: ≥21KN
4. 最大夾實力: 2X6.73KN
5. 最大下插力: 18.6KN(XYD-2AN)
6.作業效率: 240~320根軌枕/小時/組
7. 搗鎬下插深度:≥90mm
8. 液壓系統工作調定壓力: 5.0MPa
9. 液壓用油: N32機械油
10.主機質量:
410kg(電機驅動);
440kg(柴油機驅動);
390 (汽油機驅動)kg
11.外形尺寸(長×寬×高):
電動機 1340X726X1585
柴油機1480X762X1485
汽油機 1340X726X1485
三、
1.整機采用單升降缸升降、雙向導柱導向
2.動力采用本田GX390S1汽油機或SF190柴油機或電動機,功率大,使用故障少。
3.使用新型密封,減少液壓系統的內外泄露和液壓系統故障。
4.采用新型開放式框架,降低了軸承溫升,延長了框架和軸承的使用壽命。
液壓原理圖
5.激振力大,夾實、下插力大,搗固質量好,結構緊湊,使用安全,故障率低。
四、作業形式:
1. 雙機作業單側下道:適用于復線或單線路肩較寬地段;
2. 雙機作業雙側下道:使用于單線作業;
3. 單機作業:使用于單線作業;
五、安全操作規程
1. 施工組織及防護
施工組織:
① 當領工區或工區作業時,由工長及其以上職務人員擔任施工指揮;機械化作業工隊,由隊長或的負責人擔任施工指揮。
② 每臺機器一人操作,一人輔助。
現場防護:
作業現場前后防護各一人,利用列車間隔時間作業的必須設駐站防護及工地防護各一人。防護距離按照《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的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短期培訓,在熟悉該機結構、性能、工作原理和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基礎上,經有關部門考試合格方能上道進行作業。
2. 作業程序及安全操作規程
上道前的準備:
①.按裝箱單檢查各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松動,如有松動或脫落,應擰緊、配齊。
②檢查手壓泵作用是否良好;進出油閥關閉是否嚴密,應檢查后才能上道。
③.檢查汽油機油底殼潤滑油儲存量是否在標尺刻度范圍內并加足燃油。
④.檢查搗固機油箱內的液壓油,用戶可根據本地氣溫情況按用油表規定從油箱注油口加注液壓油。注油量以油窗孔中心為宜。作業過程中油面不得低于油窗下孔紅線。
⑤.檢查動力系統
Ⅰ電動機驅動要檢查電氣系統的絕緣系統的絕緣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電動機開關、插頭、插座、電源線、線路是否良好,注意漏電或因接觸不良造成電動機兩相運行而燒毀電機。
Ⅱ汽油機驅動要嚴格按照汽油機《用戶手冊》進行操作,上道前,先空車狀態怠速運行20分鐘后,再加大油門運轉10分鐘,確認汽油機工作正常,才能上道。
Ⅲ啟動汽油機或電動機試運轉,操作換向閥升降、張夾等各種運動,期間應注意檢查液壓系統個部分是否漏油,汽油機或電動機響聲是否正常。
Ⅳ預選好下道位置。放置下道架時要平穩,并調整下道架主梁比走行架略高以便下道。下道后的搗固機不得侵入“限界”。做好通訊防護工作,確保作業行車安全。
3上道作業
①.上道:操作者在確認施工領導人發出上道作業信號后,方準推機上道。每臺搗固機一人操作,另一人做輔助工作。作業中,操作手面向來車方向。電動機驅動的搗固機,操作手要備有絕緣防護用品。
②.搗固:搗固時,要對位準、下插穩、夾實快。按下插—夾實—張夾—提升—轉移的順序進行作業。
③.下插:搗固機要定位,鎬板在軌枕前后和鋼軌左右的距離要均勻,并垂直下插,不得撞擊鋼軌、軌枕及連接零件。下插要穩,遇阻力時應邊下插略做張合動作。鎬板上緣應插到軌枕底面下35mm左右。
④.夾實:在鎬板下插到位后即開始夾實。夾實時,鎬板夾到行程終了以后,應持續夾實2—3秒夾實次數應視具體情況確定,一般情況下,小腰(三根)夾一次,大腰夾兩次,接頭夾2—3次;
⑤.提升:每搗完一根軌枕后,兩臺搗固機要同時提升鎬板,嚴禁鎬板在夾實狀態下提升;
⑥.轉移:動作要迅速,做到邊升鎬邊推移搗固機,走圓弧形,并不得碰撞軌枕及零件。兩臺搗固機應同起、同落、同時轉移推進,動作一致保持平穩。操作中隨時注意各部有無異常聲響。如有異常,應提升、關機、下道處理。
4.下道和存放
1)下道:應先將鎬板提到位置,由輔助人員協助推下線路。下道后,應將鎬板降到位置,并將夾實油缸活塞全部壓入缸筒之內,把搗固機固定好。收工前應對搗固機進行保養和擦拭,并罩好機套,綁牢捆緊。
2)下道時,兩人應密切配合,摘下掛鉤組件,放下下道架,使下道架平穩,下道架向外傾斜3°左右。
3)把搗固機推倒下道架末端,將插銷插在底架定位孔內,定位搗固機,搬動操作手柄將鎬體降至端;
4)折起走行架;
5)曲線半徑小于800米,超高大于125毫米,遇到超限貨物列車通過時,應將走行架摘下;
6)人員站在列車前進方向和搗固機之間躲避;
特殊定做的走行架、下道架,列車通過時,需摘下走行架的,搗固機下道時,必須摘下走行架
5.特殊安全規定
● 嚴禁在線路上停機排除故障。
● 在作業時如遇液壓系統或發動機故障,應立即使用手壓泵提鎬下道處理故障。
● 作業中如出現搗固鎬提升后夾軌鉗仍咬緊鋼軌時,用手壓泵壓把桿有缺口的一端拔出安全銷。
六、注意事項
1.在夾實過程中,未張開搗固鎬前,嚴禁升降作業。
2.兩操作手隨時注意線路情況,密切配合,力求做到動作協調一致。
3.兩操作手隨時注意觀察機器運轉聲音是否正常。
4.若夾軌鉗與鋼軌咬死,可用手壓泵壓把的缺口處將安全銷拔出。
5.嚴禁在線路上停機排除故障。
七、保養與檢修
1. 保養
(一) 日常保養
每日班后進行,具體內容如下:
① 擦凈灰塵油污;
② 擰緊各緊固件;
③ 消除漏油處。
(二) 定期保養
每累積工作50小時進行一次,具體內容如下:
① 檢查或更換銷套等;
② 焊補鎬掌,恢復到原設計尺寸;
③ 更換濾輕器和液壓油,清洗液壓油缸、油箱、濾油器、油管等;
④ 更換失效的零部件;
⑤ 重新調整液壓系統的壓力至5Mpa
⑥ 消除漏油處,更換不良密封件;
⑦ 檢查并更換夾軌鉗;
⑧ 檢查電氣絕緣狀態及電機性能;
⑨ 按汽油機要求進行保養柴油機;
⑩ 給振架加注潤滑脂。
(三)檢修
使用500小時后,應對液故搗固機進行全面檢查、修理、使小型液壓搗固機和性能恢復到設計的水平。具體內容如下:
① 拆開振動框架,檢查或更換軸承;
② 分解液壓系統,全面清洗,更換不良部件或密封圈;
③ 清洗活塞桿、缸體,、拉傷嚴重的應更換;
④ 更換磨損的鎬板銷套和大軸套;
⑤ 檢查和清掃電動機軸承,加潤滑脂,汽油機的操作按汽油機說明書進行;
⑥ 補焊或更換下鎬體,使之達到設計要求;
⑦ 對各零件孔徑要逐件檢查,磨損嚴重的要更換;
⑧ 油泵、換向閥要用測式臺進行曲檢測,性能不良者應予以更換或修理;
⑨ 經檢修的搗固機,要經過期小時空載和1小時的試搗并測試記錄各項技術指標,經確認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使用。
八、故障與排除
故 障 現 象 |
原 因 分 析 |
排 除 方 法 |
油泵不出油 |
1.油泵轉向不對; 2.油箱油面過低; 3.濾油器、吸油管或出油口堵塞; 4.吸油管或油泵嚴重漏氣。 |
1.將軸泵反向; 2.加油達規定油面高度; 3.清洗各部件; 4.消除漏氣部位。 |
系統壓力過低 |
1.閥門關閉不嚴; 2.阻尼孔堵塞; 3.調壓彈簧失效。 |
1.清洗閥座; 2.清洗阻尼孔; 3.更換調壓彈簧。 |
油缸動作無力 |
油缸內漏嚴重 |
更換O型密封圈或其他損壞零件 |
油缸爬行 |
1.液壓系統混入空氣; 2.油缸精度差; 3.兩導柱彎曲變形。 |
1.油壓過低,加油消除吸油管、油泵密封漏氣部位;; 2.修配或更換; 3.修復或更換。 |
夾實缸不同步 |
1.兩側搗鎬銷套、螺母松緊不均; 2.兩側油缸內部磨擦阻力不等; 3.一側油缸內部泄漏嚴重; 4.一側油路堵塞或阻力大。 |
1.調整; 2.在試驗臺上用阻力一致的油缸配對; 3.檢修或更換; 4.修復或更換。 |
夾軌裝置不良 |
1.鉗口磨損超限; 2.開口過大或過小。 |
1.更換鉗口鐵或夾軌鉗; 2.調換鉗尾銷孔。 |
噪音大 |
1.鎬體銷套間隙大 2.夾實缸、同步桿、尼龍套間隙大; 3.緊固件松動或脫落; 4.零部件性能異常。 |
1.更換銷套; 2.更換相關部件; 3.檢查并配齊緊固件; 4.檢查修理或更換。 |
工作機構升起 嚴重自行下降 |
1.升降油缸內部泄露嚴重; 2.換向閥中位內漏超過規定值; 3.油管、油管接頭或缸蓋密封不嚴。 |
1.更換O型密封圈或其他損壞零件; 2.修配或更換; 3.消除滲漏部位。 |
手壓泵不出油 或排量小 |
1.吸油管或濾油網堵塞 2.吸、排油口單向閥密封不嚴; 3.活塞與油缸密封不嚴; 4.液壓油粘稠。 |
1.清洗; 2.清洗、修理或更換; 3.更換O型密封圈或其他損壞零件; 4.按規定換油。 |
振動軸軸承 溫升超限 |
1.振動軸軸承部位潤滑不良; 2.振動軸承磨損超限; 3.振動軸承間隙改變; 4.框架或振動軸疲勞變形。 |
1.加注潤滑脂; 2.更換; 3.重新調整; 4.修復或更換。 |
電動機燒壞 |
1.組合關接觸不良造成電動機兩 相運轉或保險一相熔斷; 2.長時間超運轉;; 3.電壓過高或過低; 4.繞組受潮造成局部短路。 |
1.檢修或更換; 2.檢查液壓系統壓力及各部分機械傳動; 3.調整相應電壓; 4.排潮。 |
柴油機故障 |
|
見柴油機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