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中山盤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奇華(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m13265202532@163.com
聯系地址:中山市小欖鎮榮華中路88號聚龍創意谷D306-307室
郵編:5284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二手繃縫機轉讓|二手繃縫機供應|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關于我們
盤活網是深圳盤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創建,下屬單位有盤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盤活網標志是51panhuo,意旨是我要盤活,是一個專注閑置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網站,專為企業提供設備評估、維修、升級改造、智能化改造、二手設備買賣交易、設備出租、代轉發加工、庫存回收、閑置材料(尾料、呆料、邊角料)買賣等服務,除了盤活網站平臺、51盤活手機網可免費即時發布供求信息之外,還提供線上和線下人工撮合交易服務,屬于B2B/F2B/F2F電商服務平臺,由20多位優秀企業家/會長/總裁/小欖總商會聯合發起,大大分擔企業采購壓力、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庫存壓力、提升設備產能、設備智能化效率作業、供應鏈成本控制和企業閑置品轉讓變現等等效益,大大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改善現金流,屬于共享分享經濟效益、環保再用平臺,大大提高企業競爭力,吻合國家供給側改革、創新改革、互聯網+政策。
2016年3月,盤活網正式成立于中山,首輪天使輪融資已經完成,A輪融資即將在2017年完成。現有運營部門、營銷策劃部門、IT技術編程部門、銷售團隊、HR、行政、財務和完整的售后服務體系,旨在幫助企業盤活閑置品,快速變現,降低庫存壓力、供應鏈成本和提高資金周轉率,改善企業現金流和企業效益。
企業文化
企業愿景:愿天下因盤活而更加美好
企業使命:幫助企業盤活資源,創造更大價值
企業價值觀:客戶至上、執行第一、良知奮進、激情敬業
二手繃縫機轉讓|二手繃縫機供應|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項目定位
企業定位:企業閑置資源/閑置品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
產品服務定位:信息服務平臺——交易服務平臺——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業務定位:閑置材料——閑置配件——閑置設備——閑置產能
平臺核心價值
盤活網平臺擁有自身的核心價值,助企降本方式:集約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助企變現方法:工廠閑置品直接買賣,快速變現,買家少花錢,賣家多賺錢,提高企業效益和資金周轉率;助企融資渠道:供應鏈金融,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困境。
平臺服務
發布:閑置品信息平臺免費快速發布,推廣:精準貨品推廣服務,搜索:附近搜索高效匹配,采購:廉價品在線采購服務,撮合:工廠閑置品撮合交易 服務,集約:聯合會員集約采購。
二手繃縫機轉讓|二手繃縫機供應|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中山地址:中山市小欖鎮榮華中路88號聚龍創意谷D棟307/D203
深圳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科苑大道北訊美科技廣場3樓502?
官方網址:zs.51panhuo.com
二手繃縫機轉讓|二手繃縫機供應|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盤活網資訊
工業互聯網趨勢將給制造業帶來哪些紅利?
制造業升級的重要目的是為了效率提升,而長期以來效率問題更多地出現在系統層面,而不僅是個體機器層面,機器的能力并沒有充分發揮。而目前,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為系統優化、效率大幅提升帶來可能。對應國內的情況,由于低端產能過剩,生產企業效率提升也還是解決不了需求的問題,因此趨勢紅利應該是流向掌握數據入口以及應用平臺型企業。繼零售、金融端,互聯網大數據向工業端滲透已漸到來
過去20年互聯網主要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未來隨著虛擬化、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將進入產業互聯網的時代。我們認為互聯網對于工業端,尤其是重工業資產端的改造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自2012年GE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以來,IBM、西門子、華為等巨頭也相繼布局。美國工業互聯網較德國“
工業4.0”的核心區別在于,其主張從工業大數據等軟件端入手,向傳統制造業硬件端滲透,進行資產優化和運營優化,提高產業效率,我認為該發展路徑可能更適合當下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傳統機械制造業改造升級。
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驅動制造業服務化是未來趨勢
制造業服務化的關鍵在于設備的數據化,大數據技術對資產端的改造貫穿到整個制造業產業鏈環節,從機器生產、供應鏈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到預測性維護,提升了制造端企業的附加價值,拉平了微笑曲線,奠定了制造業服務化的根基。預計,物聯網將在2018年取代移動電話成為連接最多的設備;到2020年,連入工業互聯網的機器將達到500億臺;工業互聯網作為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核心應用,1%的效率提升,即可幫助中國石油天然氣、航空、能源等各行業節省240億美元的成本空間。
由設備優勢到流量優勢,重點關注擁有工業數據入口優勢及應用平臺型企業
工業互聯網在機械行業領域的投資機會包括以下兩條線索:一是由設備優勢走向流量優勢的工業大數據入口級企業。制造業服務化趨勢催生了對于工業大數據的應用和需求,傳統的機器設備商有望憑借高額的市場占有率,憑借工業設備數據入口優勢獲取流量優勢,進而迅速布局,重構企業核心競爭優勢;二是憑借工業大數據平臺優勢進行場景應用型企業。
1、核心邏輯
“互聯網+”向零售、金融、物流端的滲透相繼發生,我認為“互聯網+”對工業資產端的改造趨勢不可逆轉。美國通用電氣(GE) 2012年提出 “工業互聯網”概念,較德國“工業4.0”的不同之處在于其主張產業鏈“由軟及硬”的過程,即首先強調大數據對于工業資產端的改造和優化,提高產業效率,在石油天然氣、航空、醫療、能源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推廣價值。在國內“工業4.0”的一片熱潮中,工業互聯網的路徑對國內機械制造業升級帶來的投資機會也應起到足夠的重視,站在機械行業尤其是重資產行業的視角,應該對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驅動下的重資產行業新機遇做出思考。
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大數據和物聯網將重構重資產行業的價值。這是因為:
第一:工業4.0的“由硬到軟”的思路可能并不適合目前國內很多傳統的制造業,尤其是重資產行業,比如工程機械、油氣裝備行業等,重資產行業的
設備升級代價極高;
第二,制造業服務化是傳統機械制造業尤其是重資產行業的合理路徑。這其實就是GE所倡導的工業互聯網概念的精髓,制造業服務化的關鍵在于設備的數據化與智能化,是一個“由軟及硬”過程!按髷祿锫摼W”技術對工業資產端的優化機制在于通過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從全產業鏈入手,提升制造端的附加值,拉平了制造業價值鏈的微笑曲線。因此,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對于重資產行業的改造,在國內外已達成共識,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據賽迪顧問的研究,國內目前工業互聯網的市場空間近兩千億,“十三五”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在25%左右;預計,物聯網將在2018年取代移動電話成為連接最多的設備;據GE預測,到2020年,連入工業互聯網的機器將達到500億臺。邏輯已顯現,趨勢已到來。
2、互聯網向工業滲透不可逆轉
互聯網大數據向零售、金融、物流等領域的滲透已經成為事實,向工業領域滲透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以GE Predix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通過促成人、設備以及數據的無縫協作,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對生產和物流的精密控制,從各個環節進行資產優化和運營優化,重新塑造整個制造業產業鏈,實現數字(軟件)世界和物理(機器)世界的融合,是這個趨勢到來的有力佐證。
(1)從“雙十一”看互聯網對零售業的滲透
自2010年以來,以阿里巴巴、京東等移動電商平臺為代表的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連續高速增長,互聯網對終端零售業的滲透和改造已經歷了若干年頭,增勢相對放緩,但增量依舊大為可觀。微觀視角看,今年“雙十一”的銷售額數據再創新高,阿里巴巴旗下平臺總交易規模達1207億,同比增長32.32%;從網絡零售行業交易規模看,2015年交易規模達到39841億元,同比增長41.56%,保持了穩定高速增長態勢。在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2010年的18.40%放緩至2015年10.07%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新零售業態成為我國消費升級的新動力,由此,互聯網對零售業的滲透可以管中窺豹。
(2)電商零售端暴漲倒逼物流智能化升級
對于新零售業態下的電商平臺企業,更高的物流效率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來自網絡零售端強大的快遞分揀需求倒逼物流行業進行智能化改造。據中國物流技術協會的研究表明,國內自動化物流倉儲系統市場規模由2001年的30億到2015年的58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4%,預計未來三年仍將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超千億。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分揀、智能輸送機等智能物流裝備行業景氣度繼續提升。
(3)從Predix看互聯網向工業領域滲透
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互聯網對于零售端、物流端滲透相繼發生,對于資產端的改造也將成為必然的趨勢,我認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本質是對更高產業效率的追求,智能化是手段,高產業效率是目的。繼零售、金融、物流等領域的互聯網改造之后,互聯網+浪潮的下一個風口是工業領域,尤其是重資產工業領域,互聯網和物聯網向工業領域的滲透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工業互聯網概念是GE在2012年提出來的,本質是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提高產業效率,在德國叫“工業4.0”,在國內叫做“中國制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