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浙江泰平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楊凱(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taipingtx@sina.com
聯系地址:浙江省寧波慈溪市觀海衛鎮工業區
郵編:3153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PTTPTEL JPX01 型總配線架從列告警盤、接線排,到底部護欄都提供了易于更換、清潔的列號、塊號示名?偱渚架由機架、保安接線排、測試接線排、保安器、總告警盤、列告警組件和附件等構成。
PTTP普天泰平標準備附件表
代號 |
名稱 |
備注 |
PTTP NJA3.695.092 |
測試賽繩(橫列) |
在測試排上分開測試內、外線 |
PTTP NJA3.695.093 |
測試賽繩(直列) |
在保安排上分開測試內、外線 |
PTTP NJA3.695.094 |
測試賽繩(跳接) |
臨時將外線跳接對另一對內線上 |
PTTP NJA4.695.014 |
XQ401 Ⅱ D-KJ型卡接工具 |
|
PTTP普天泰平產品配置表
外線 容量 |
每直列大 容量 |
大橫列層數 |
每橫列標準 容量 |
每橫列大容量 |
架體尺寸 |
橫列 總容量 |
扶梯(選購) |
||
高 |
寬 |
深 |
|||||||
4000L |
8塊*100L |
6 |
5塊*128L |
6塊*128L |
2000 |
1250 |
1050 |
4608L |
XQ901F或三階梯 |
5000L |
10塊*100L |
7 |
2200 |
1250 |
1050 |
5376L |
XQ901F或三階梯 |
||
6000L |
12塊*100L |
9 |
2600 |
1250 |
1050 |
6912L |
XQ901F或 |
保安單元插入在保安接線排上,當通信線路受強電侵襲出現高電壓、潛電流、大電流等情況時,起到保護作用。保安接線排未插入保安單元時,內、外線處于斷開狀態,插上保安單元后,內外線路接通。當保安單元插入保安接線排后,保安單元的接地插腳穿過保安接線排的接地孔與接地條相連接,每個保安接線排的接地條與接地的架體連接在一起,組成了整個配線架的接地系統。
PTTP JPX01系列總配線設備產品特點
普天泰平高密度、超小型的外形設計,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空間;
不僅適用于舊機房改造,而且適用于空間有限的接入網機房;
不對稱走線槽設計,跳線槽可輕松容納兩對導線,方便改造割接; 雙卡口表面鍍金接線端子,防護及導電性能優良;
獨立設計的接線板,可以方便地進行容量配置以及靈活更換;
全正面操作:內外線、跳線、保安單元插拔皆為正面操作,復接時不需中斷任何話路,施工、維護方便;
標識清晰:進出線序號完整,正面標識至每一回線; 內嵌式接線端子,避免操作人員與之直接接觸,確保人身安全; 一體化保安單元,告警到每一回線;具有每 10 回線告警指示,可實現四級告警顯示,便于快速查障;
具有遠程集中監測和集中告警接口,可實現機房無人值守 ; 可與其它 MDF產品實現工具、安裝的良好兼容性和安裝靈活性,便于機房的統一管理和維護;
選配簡單易裝的 XDSL分離器單元可成倍增加寬帶配線容量,更經濟地實現寬帶增值業務的開通。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進入新一輪躍升期。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測算,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AI)市場規模將突破10萬億人民幣,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加速滲透千行百業如制造業、零售業、電信行業和、醫療健康等。這帶動了龐大的算力需求,數據中心迎來巨大機遇,同時,智能算力和高性能算力對數據中心建設、運維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數據中心將面臨優化升級挑戰。
智算來臨驅動數據中心優化布局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引擎,快速發展正推動智算需求。數據顯示,2023-2025年是中國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產業市場規模增長的首階段,增長率維持在25%,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60億人民幣。AI新浪潮催生算力提速,重塑數據中心算力基礎架構,對數據中心的規格和要求相對提高,而這也決定了新一代高端數據中心的演進方向。
一,規模更大、密度更高
相對于傳統數據中心,智算時代的數據中心首要發展趨勢便是更大規模。想要滿足“千模競賽”下暴漲的算力需求,直接且有效的策略便是提升數據中心規模,通過大型乃至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提高算力供給量。
其次,規模的拓展并非只在原有數據中心基礎上的發展,要充分考量資源利用率,在滿足高功率的條件下進行,也就是提高密度。通過高度集成的方式充分利用物理空間,實現降本增效。
這將推動數據中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如優化大型數據中心建設來提升交付效率,高密化和規模化的發展則需要創新供電、更好地滿足制冷需求、提升運維等。目前已有企業在積極探索模塊化、智能化、水冷等技術,不斷實現創新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