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E聯合創始人郭斌:顛覆過往的生活“嬉皮士”
本網11月6日訊 124屆廣交會“共贏·共生·共創”國際研討會上,NOME聯合創始人郭斌連同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長費勇、意大利設計師協會主席 Davide Conti,共同探索設計、家居產品和家居生活的共創共贏。郭斌更是首次對外公開剖析NOME品牌的精神內核,展露品牌對生活與設計的洞察。
做過陳列師、開過手繪店,早年的創業經歷,讓本身對生活美學有著執著追求的郭斌形成了敏銳果敢的商業思維。2016年,已成功創辦男裝品牌KM的陳浩計劃進軍生活家居行業,隨即邀請老拍檔郭斌加入。經過一年醞釀,2017年NOME首家店鋪開出便聲名大噪,一年內全國快速開出近300家,投資者趨之若鶩。
什么是NOME?
郭斌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這場運動,是聽從內心感受驅使的自由運動,也被稱為‘生活的革命’。用來反抗主流的、精英的、物質的社會,嬉皮士反對被定義的成功,反對被定義的生活。也正如NOME,NO表示不隨主流,ME表示自我,傳遞「告別過去,探索另一種新生活方式」的主張。也是說我們需要適當的反思自我。上什么學,開什么車,買什么房字,都被一種成功所定義,就像過著被一把尺子所度量的生活。我們需要不同的維度,需要重新去探索不同的生活,這就是NOME!
nome貨架 NOME怎么看待生活?
“我們每天看著發著朋友圈,但是沒有朋友。我們有房子,但是沒有溫馨的家。我們就這樣的活著,但好像這不是生活。幸福還是靠奮斗出來的,我們和發達國家的經濟與收入有很大的差距:他們人均4萬多美金收入,我們人均才8000多美金,F實的狀況暫時不容易改變,也不能很快的縮小貧富差距,不能把小籠包變成美味大餐,但我們可以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物件的設計,給大眾帶來對美好生活的啟迪”郭斌說。
NOME怎么改變生活?
“用設計去發現生活。每天NOME的社群里都能看到很多不同的生活分享,他們在各行各業,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活,他們平凡而又真實,他們對美好生活充滿期望。
用設計去平衡生活。很多人認為設計師產品會很貴,但我們不這么認為,高顏值與價格,并沒有絕對的關系。我們社群的海報里15元的碗,10元叉勺套裝,這款產品在說:我決定從今天開始用心吃飯,畢竟剛買了一套高顏值的餐具。39.9的陶瓷壺,這款產品在說:耐得住高溫,更耐得住生活的磨練。19.9的拼接抱枕套,這款產品在說:給心靈柔軟的支撐。小產品大生活,設計可以改變生活,因為它隨時隨刻就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每一個人而設計。”NOME是首個用“社群”關注用戶行為的生活家居品牌,對此郭斌非常自豪。
nome貨架 NOME的價值觀
NOME將設計作為第一價值驅動,并且是首家在瑞典成立設計中心的家居品牌。優秀設計師的加入,是保證NOME可持續創造出更多美好產品的原動力。美好的設計+優良的品質+便宜的價格,合力推動NOME發展。
郭斌在會上分享“嬰兒期”NOME的成績單:“NOME的店鋪非常受歡迎,查理芒格說這是疊加放大效應。NOME的方法論稱之為‘化反效應’,這是NOME創始人陳浩多年前總結的。開業當天就排隊,當月盈利,每月每平方坪效3.5萬,每月單店單產70萬以上。與中國TOP 200的購物中心簽署了合作協議。18年底店鋪數量為500家左右,未來三年將開設2500家左右,營業規模近200億。其中香港店非常受歡迎,接下來,陸續會在澳門,新加坡,倫敦等20多個國家地區開設NOME門店!
“NOME認為正確的事,是為合作伙伴與用戶提供長期價值。不追求短期增長,只專注長期價值。NOME為大眾創造便捷美好的日常生活。”郭斌發言完畢掌聲四起。
從生活的洞察到實地的考察,從生活與設計把握品牌的商業脈搏。綜合發言,郭斌給人最大的感覺是沉穩、低調,對生活深有洞察。百年品牌沙里淘金,源遠的思考正是流長的基石